個人認為”更多推薦”應是要在購物前出現。更多推薦這類的功能,目標是在於提高客單價,希望顧客能在原定的消費外,再額外多買一些產品,因此該項出現在購物前才能達到目的,如顧客都完成結帳再出現更多推薦,除非對顧客有極大的吸引力,不然要讓顧客再次掏錢並不容易。
Read More作者: chinginge
文章觀點評論:防止誤觸按鈕(2)
評論:How to Prevent Users from Mistapping Icon Buttons
該篇文章作者提供兩種方法來避免使用者誤觸按鈕,一是按鈕之間要提供適當的距離,另一則是使用Circle Pads來加強暗示。
玩運彩討論區文章列表:APP V.S手機版

討論區是玩運彩非常重要的功能,可說是網站的基石,隨著這些年行動裝置的盛行,討論區也在修正調整適合在行動裝置的操作模式,當然也有討論區APP,並且持續開發、優化著,然而當我認為討論區APP在行動裝置使用體驗上更優於手機版時,卻在測試或訪談時也陸續獲得”討論區手機版比APP好用”的回饋。
Read MoreAPP常見的三種提示樣式,該如何選擇?
目前我們在APP中最常見的提示樣式主要有:Dialog/Alerts、Toast、Snackbar,而這些樣式各自適合出現的情境為何,是本次內容想探討的。
一、Dialogs/Alerts
Dialogs即所謂的對話框(在iOS稱為Alerts),該提示會中斷使用者的操作,且需使用者選擇後才能進行下一步,是一種重度的干擾,通常用於有重要的資訊告知時。Dialog的標題與內容都需簡單易懂且無爭議,多數的Dialog是無標題的,不過當有明確的資訊要告知時,就可利用標題來告知使用者。此外在按鈕部分最多就是兩個,且須明確的告知操作後會發生什麼事,而當只有一個按鈕時,通常是要讓使用者閱讀內容,確認知道發生什麼事,進而點擊關閉提示,所以如訊息內容不是必要性的,應要選擇干擾較低的方式。
Chrome十週年全新設計-iOS使用體驗

https://twitter.com/googlechrome/status/1037038838550601734
九月初的某天,更新完Chrome後,立即為他全然不同的介面驚訝到,當下第一個出現的想法是變化這麼大,不擔心使用者不習慣嗎?不過在這段時間使用下來,這次的大改進確實做得很好,以下就來分享新功能、新介面的使用體驗。
Read More論壇型APP的閱讀體驗
論壇網站在台灣有幾個知名的代表,如分享3C資訊的mobile01(台灣排名23),電玩遊戲相關的巴哈姆特(台灣排名16)、找小說看八卦就去卡提諾(台灣排名49),而全台學生聚集就在Dcard(台灣排名22),這些網站每天產出大量的內容資訊,使用者如何在成千上萬的文章中找到他要的、是否能夠在用行動裝置時也能輕鬆閱讀文章,因此就以上述這幾個網站的APP,針對”找文章””閱讀文章”這兩種行為來分享體驗心得(註:本次體驗以iOS介面為主)
從旅行酒吧APP看產品定位
旅行酒吧(https://travel98.com/)這個網站是我在2015年為了要規劃員工旅遊而發現的,對於他的行程編輯功能讚不絕口,有許多善解人意的功能(本文不是要介紹網站,功能就不詳述了)因此之後在規劃行程上,我幾乎都仰賴旅行酒吧。
Medium APP 初體驗
Medium是一個部落格發布平台,由 Twitter 聯合創辦人伊凡·威廉斯和比茲·史東於2012年8月創辦(來自 維基)。這平台已創立有6年之久,但我卻在今年才開始注意到,原 因是我發現在FB上關注的人所發表的文章多數來自於Medium ,而為了能在手機上觀看,所以下載了APP並加入會員(用APP 一定要加入會員才能看到內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