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時設計任務常用工具為 Illustrator,製作介面或圖形必備的好幫手;這次試用的 Glyphs 為字體設計專用,預覽官方展示操作,針對字體繪製有多種功能對應,完成後也可匯入 Illustrator,或許也能繪製非字體的複雜圖形,就來體驗一下製作效果如何。
【介面】
官方提供30天試用版,倘若無複雜需求或入門者,可選擇精簡版的 Glyphs Mini 2來使用,先了解製作工具,價格也比完整版便宜許多,兩版皆為買斷制,若未來不升級版本,也保有舊版使用權。
若專為字體設計使用,最終可導出 OTF文件,提供本機端的應用程式使用,選擇完整版會有更多輔助功能與字體設定,本篇則針對圖形繪製的曲線、節點相關功能進行操作。
- 檔案已預設好基礎的英文、數字、符號選項,直接點擊該選項另開分頁進行繪製,或新增空白頁製作,由“字型”分頁總覽所有的字體。
- 於選單字符 > 加入字符,建立該文字的空白分頁,可單次輸入多種文字同時建立,需注意相同字母無法重複建立,需另開空白分頁另製。
- 承上,如上圖新建的“玩“、”運“、”彩”會依內定字體檔名(編碼)排序,如要自由排序需建立空白字體頁,檔名可自定義。
- 上圖藍色區塊的大部分功能,與 Illustrator 幾乎相同,只是將調整對象全數轉變為曲線與節點。
- 中文字與英文字體的網格不同,可先了解規則後再製作,讓字體設計更統一,在檔案 > 字型資訊 > 主板內可自定義網格規範(如上圖);可參考英文字體設計的基本觀念。
- 在曲線繪製時,網格還具有自動鎖點功能,可搭配參考線靈活控制每個曲線節點。
【操作實測】
支援 Illustrator 跨軟體直接複製貼上(如上圖),的確非常方便,Glyphs 修改完成後再貼回 Illustrator,實測結果字體框架、節點皆正常顯示,如果只需要調整曲線、修改節點,在 Glyphs 精調會是不錯的選擇。
- 若需要使用系統內字體當做基底,可先於 Illustrator 新增並框線化後,再複製至 Glyphs 內調整。
- 刪除非必要節點時(如上圖),還可以讓曲線保持原本的形狀,或在修正節點時,演算法自動調整曲線為前後平滑,整體形狀更為流暢。
- 承上,使用手寫筆來繪製曲線,經演算後的圖形曲線也很流暢,需再手動刪除多餘節點。
- 使用參數來調整曲線,在“調整曲線”內設置變化的比例(%數)後,框選所需調整的節點或手柄,點擊小方框按鈕(如上圖),自動計算該手柄曲度變化級距,可切換不同級距來預覽,選擇適合的曲度。
- 繪製曲線時,Glyphs 會自動調整手柄的方向和長度,矯正不協調的曲線;也能同時控制兩個以上的手柄,在圖形對稱調整時也很方便。
- 圖層可設置背景圖片、字體,前者可作修改字體時前後比照、後者可作描繪。Glyphs 在框選節點時並不會誤觸其他圖層,也沒有元件之分,比 Illustrator 選擇節點時容易。
- 變形工具完全針對節點使用,傾斜、對齊、鏡射等直接給予參數即可改變,基礎的曲線功能操作,個人覺得整體控制方式好理解,簡單上手,繪製手感也不錯。
- 在圓角設定部分,可透過“濾鏡“效果來完成,框選需調整的節點後,選擇濾鏡 > 圓角工具,直接輸入值即可;另外,若勾選“視覺修正”,軟體會自動矯正已選取的所有節點,平衡外型曲度(如上圖)。
- 承上,相較於 Illustrator,整體的圓角修改,明顯的大幅減少調整時間,不過所有圓角會有不同數值,讓字體看得順眼為主。
- 利用貝茲曲線與筆工具描繪玩運彩頭貼,再複製至 Illustrator 內也可正常顯示(如上圖)。
- 可將手稿、圖檔直接拖曳至工作圖層內,繪製時會自動淡化被描繪的圖檔。
- 複雜的圖形,需要手動精調的部分較多,調整中,前後手柄皆會自動演算,有時候是小干擾,但能保持最終圖形(節點處)看起來圓潤、流暢。Glyphs 並非是製作圖形專用軟體,以上繪製頭貼僅用於測試貝茲曲線功能。
- 承上,不知是否為試用版本,使用筆工具繪製時,曲線線段演算過長會閃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