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be Premiere 活動剪輯

粉絲團貼文想嘗試拍攝活動過程影片,與以往圖文漫畫不同的類型,從抽籤主辦到活動結束,所有過程皆為內部員工一手包辦,透過剪輯製紀錄影片來表達我們辦公室文化。

因主題定位於粉絲團應用,除了活動過程的內容,也考慮添加辦公室其他元素相輔,適合給想要了解我們的求職者觀看。

事前規劃與活動中拍攝時,會有不少出入,一瞬間的動態活動,若當下沒有掌握到畫面,很可能就此錯過,即時性拍攝需要臨場反應與經驗,起初閱讀網路教學並隨手拍攝,考慮時間因素下,先以最速成的拍攝剪輯來看看影片成效,文章也會紀錄學習內容與感想。

【 事前規劃 】

例如辦公室慶生活動,具體可以知道的內容,可能是在休息室,進行壽星闖關、切蛋糕、拆禮物等,可事前規劃影片內容,要放什麼樣的片段,一方面可盡量減少當下的拍攝進行時,突然錯過重要畫面;二來是累積經驗,事後比對規劃腳本與拍攝現況的差距。

片段內容個人又再區分成”即時”與”補攝”的片段,“即時”片段僅能在活動當下取得,畢竟是單人掌控,只能選取一種角度的畫面;“補攝”片段則可事後重複調整拍攝,較無急迫性如靜物、景觀片段,每個片段也依影片需求使用。

  • 場景
    • 軟體科技園區、輕軌、其他建築。
    • 辦公室/休息室、Logo、向外景觀。
    • 抽籤道具、活動道具。
  • 活動
    • 抽籤、個人/團體合影。
    • 遊戲1:遊戲過程、特寫。
    • 遊戲2:遊戲過程、特寫。
  • 結尾
    • 生日歌、許願/切蛋糕、蛋糕特寫。
    • 拆禮物、禮物特寫。

【 毛片 】

體現到空間不足的窘境,比起職業專家,個人的毛片數量應該算微乎其微吧。整理過程不外乎是上傳備份,然後反覆預覽,依日期、時間或地點把每個片段分類,拍攝時要靈感,整理時也需要靈感來規劃下一步該怎麼剪輯,邊看邊想順便紀錄排序編號,若等剪輯時再回頭找片段,搞不好就忘了片段內容到底拍了什麼…

國內員工旅遊毛片

每個片段長為數秒至數分不等,但實際剪輯能使用的片段很少,有時會遇到內容缺少的狀況,也只能在當下多拍一些;後製運鏡效果,可作些簡易的畫面縮放、位移及旋轉,對拍攝新手來說小有加分。

僅有數秒的休息室片段,備用中…

【 剪輯 】

影片預設納入四個序列,內容呈現為帶入 > 活動1 > 活動2 > 收尾,就可以將分類好的毛片依主題拼湊起來,以下是初步階段剪輯,觀察每個序列的流暢度。

序列01,買蛋糕

序列01,想表達為內部人員主辦,挑選了“買蛋糕”的過程示意,剪輯過程偏向紀錄影片方式,依順時間排序重要片段,最後回到“玩運彩”,意指公司活動。

序列02,活動1
序列03,活動2

序列02、03,活動片段開頭為主要使用道具,由平緩到激烈過程的精彩片段接續;全程使用濾鏡效果,平衡每個序列色差。

序列04,結尾

序列04,Happy Ending 內容,包含蛋糕、禮物、生日歌。

範例影片

範例影片將序列片段合併,再縮短影片長度,添加效果與音樂。

預設總片長為2分鐘,序列2活動內容有些過長,刪減掉內容重複的畫面,在串連序列時反覆預覽影片,Premiere 內的調整參數計較到很細微,即使手動拉拉片段也是蠻燒腦的;效果則直接套用現成素材,與 AE 濾鏡素材類似,網路上可隨意使用的數量非常多,幾乎不必動手重做,挑一個需求類似的版本來改造即可。

音樂為 jamendo 內測試版本,音軌皆有浮水印,利用淡出淡入方式串連兩段音樂,部份音軌節拍與音量,配合影片內容微調整,前段能給人輕鬆快樂的感覺,使用於序列1~3,後段挑選生日歌曲收尾,區分前後段起伏差異,使用於序列4,最後再加上上次篇幅所完成的動態文字。

【 心得 & 結論】

初步階段序列剪輯其實沒有太多構想,主要是紀錄影片取向,毛片內容已經說明每個環節的意境,謹慎將重點片段接合即可。拍攝毛片時,可將單一內容獨自拆分為短片段,在事後剪輯時較好分類查找,若是長片段,則為相似的內容事件。

拍攝前盡量統一鏡頭方向,例如全程畫面皆以橫向為主,剪輯編序時會比較好處理,若為反向畫面,則可後製放大影像,或合併多影像來處理,也會有不同效果。

更進階拍攝的目標設定為運鏡技巧,片段或片段間畫面銜接更具視覺感受,也會需要穩定器來控制畫面,若影片有預期成效則可評估繼續執行。

(參考/使用素材)

One thought to “Adobe Premiere 活動剪輯”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