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講人:點子行動科技行銷總監 鄭博仁
手機醫生最大賣點:27項檢測專利。市面上有模仿產品,但仍無法超越手機醫生的技術門檻
8/30 Sat. 13:30-16:30 Dakuo
主講:鄭國威 / PunApp總編輯
Inbox整體風格非常material design,從大範圍的配色、佈局、介面元件,到細部的圖示、互動反應,散見於material design設計規範中。自從google發表material design,明確宣告統一的設計語言,旗下產品無論網頁、APP,設計風格越來越具有整體性、一致性。
今天的主題是mobile01,沒有使用過電腦版,但是稍微比較了一下app版的廣告似乎少了很多;其實個人不常用手機看這一類型的APP,牽涉到文字量非常多的頁面還是會比較習慣PC版。
電腦版討論區功能也都很龐大,在APP取捨該放什麼重點就好,聽說討論的種類多樣,來看看別人家的討論區APP長什麼樣子…
LOGO加上識別色背景,很多APP都會這麼強化品牌印象。可能是我常看到類似手法,也清楚它的用意,所以對啟動畫面很無感,它的存在就像網站的flash進場動畫,能跳過就跳過。像我這麼沒耐性的人會希望開啟APP後,能直接看到操作介面,無論內容有沒有載完,都會讓我覺得比較有效率。
●主要蒐集Android導覽列案例,網站內的設計案例大部分與大家認識的Android系統差不大,也與google的規範相似,左至右依序為…
A.主選單/回上頁(文字/圖)
B.名稱/上頁名稱
C.更多選單/功能
●部分會在導覽加入搜尋/其它主要的功能
案例1. Grand St
案例2. Google Play
案例3. Feedly
●少部分有功能按鈕出現於底部,和具獨立的操作模式
案例1. Kwote
案例2. Yahoo! Mail
案例3. Field Trip
案例4. Hubbl
●其它15個設計案例
另外被推薦的15個設計上,部份也與google的規範相似
身為Google日曆重度使用者,上班時間只要登入Google,一定會開啟日曆服務,而且是雙視窗。一個是公司帳號,日曆上記載所有會議時間;另一個是私人帳號,記錄工作進度和私人行程。對我來說,日曆和Gmail同等重要,兩者密切整合,都是我重度依賴的網路服務。
google雲端應該是眾多企業與一般人愛用的選擇之一,在平台上可與自己的相關系統工具串連。使用日曆的習慣平時還是以網頁版居多,雖然還有萬用的記事本輔助;但還是來了解一下APP版的Google日曆 ,非常容易上手的簡單介紹3小步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