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ahoo奇摩網路行銷
先前讀過的一篇研究分析,這次來了解整個網站,有時候可以挖掘到一些新聞,看奇摩展示自家的研究數據,分享各地合作行銷團隊們的精彩分析,圖示化整理,或許也是為了企業行銷,不吝展示這些內容。
行銷專欄周周更新,在這裡看見奇摩怎麼做行銷、介紹行銷,定期分享使用者與裝置的研究數據,可觀察使用者網路動向,也分享周邊如網頁、影音新技術,感覺像綜合的行銷數據資料庫or教科書。
2016年8月22日,Nike+ Run Club發佈重大更新後,隨即引來使用者強烈抨擊,APP store和Google play排山倒海而來一顆星都嫌多的評分,直指這次更新犯了幾項嚴重的錯誤。
過去都是使用clean master清理大師來整備裝置空間,暫存檔與紀錄就佔去不少空間容量,為小容量的空間煩惱,個人的智慧型手機大概只有1GB可以使用,要怎麼清理出多餘的空間,單純只使用幾種基本功能,來達到目的已經很足夠,介面陸續更新到最新版,越來越多的功能加入,反而更複雜了APP的使用性。
功能單純並有方向性,再來考慮串聯其他APP作法個人比較喜愛;把所有的功能都塞進同一個APP,就很像是在操作另一個android系統;反過來看,清理目的是以提高裝置運作速度,電量管理與防毒也屬於影響運作速度的因素,clean master以增加同屬性的功能為擴增重點,所以是又愛又恨的APP,目前擁有5億下載量真不是蓋的…一直到汰換手機才有去注意其它清理類型APP,像是HTC於今年4月份推出的power clean,介面感覺很相似,乾淨的版面感覺會比較吸引使用者。
一則故事:
有位使用者不知道iphone的靜音關不掉鬧鐘,聽演奏會之前以為切換靜音就安全了,好死不死鬧鐘響了,剛開始還以為是別人的手機在吵,搞了半天才發現是自己的問題,結果在演奏會上引發眾怒。
APP使用調查.PDF 出自Yahoo奇摩的網路行銷專欄
針對此份研究報告,心得簡述市場的現況、研究方法、APP週期與影響下載的因素。清晰的簡報體驗,奇摩真的在改變。
APP 市場現況 (p.3~4)
2015整年全年數據,雖然看見人數成長(59%)、花費金額成長(80%)比例高出很多,但在APP使用週期短之下,是否開發成本遠高於成長比例?
美國已經有近7成的消費者使用智慧型手機,與台灣玩運彩分析部顯示數據很接近。
隨著智慧型手機APP已融入日常生活,電子商務C2C模式的崛起,最近接觸到的使用者體驗,拍賣類型介面常被拿來做分析討論,因此來比較看國內主流的拍賣平台各自的APP怎麼做。
–奇摩拍賣APP(20MB)-總商品數量約2500萬,將朝功能面發展。
近幾年積極朝行動端部局,幾乎在網頁上所看到的主要分類,如信箱、股市、新聞、購物等等,都已有獨立的APP可使用;在2015年4月上線至今,下載量破百萬的雅虎拍賣,統計行動流量成長近5成,交易額成長35%(眾APP中成長最快的),目前聚焦在”行動社群”與”年輕人喜歡的品類。
-教學步驟明顯說明賣東西只要簡單三步驟,情境互動效果很能表達APP的目的。 Read More
第一次參加大型論壇,才知道票價原來要數張小朋友,學生票只要1張有找诶這不是重點,研討會主題是行動體驗設計,有幾場演講議題頗感興趣,早早的就準備搭高鐵北上,去一探究竟,地點在張榮發基金會的國際會議中心。
【聯網產品的價值與體驗設計 IDEAS】
-一連聯網產品的開箱,某設備開箱後的零組件多到天花亂墜,若不是重度或專業玩家會產生嚴重挫折感吧,還可能會有拆箱後裝不回箱的狀況。
-產品價值是否回饋使用者,從開箱>設定>使用>持續使用:
–開箱後的裝備/物件少,是好體驗的開始。
–聯網產品需要連網,提供智能家庭使用,也需要有簡單的設定說明。
–在任何環境下都可以方便操作。
–蘋果錶諸多效能比不上手機,小米手環的續航力比要久,可能也是影響持續使用的原因之一。 Read More
【墨刀】
起初在搜尋APP prototype工具時,由設計大舌頭 Facebook 推薦使用…排序上還蠻高的,聽起來很像某部電影的名稱,感覺不出來他是APP原型設計工具,從加入會員到開始試用大概只需要30秒的時間,可很快速的利用網頁版進入工作狀態…也可以下載桌面版來編輯,第一特色應該是中文模式+免費使用吧。
優點:
-介面有網頁版/桌面版可使用,也可個別開啟數個編輯視窗。
-工作環境簡易,題供基本互動功能與模組,讓設計師自行搭配應用。
-各頁面可分層分類,拖曳線段連結頁面,並有流程圖預覽/編輯。
-官網提供影片教學、及討論區。
-可即時手機預覽,可模擬手勢操作。
-個人應用完全免費,可開啟專案數量未知。 Read More
前陣子花了一些時間尋找合用的高擬真度原型設計工具(high-fidelity prototype tools),檯面上幾款知名度較高的產品,都有一個共同特色:Mac only,非Mac系統的選擇性實在乏善可陳,此外其他相關的設計工具也是,比如sketch,這點也是導致我入手MacBook pro的主要原因。
【討論區APP UI設計概念】
後續頁面概念補完,此篇的主題包含發/回文頁、註冊/登入頁、手機認證、連絡我們、無網路狀態;樣式與上篇3大方向相同,左圖樣式會更精簡、中圖樣式帶入一些層次與少圖示、右圖會有比較抽象圓的概念,適合使用動態過場表現。
以下是APP的模擬頁面:密碼0953/手機瀏覽需要安裝
添加FB元素概念
添加抽象元概念
【發文/回文】
(左圖)
-將聯盟與類型合併,再簡化頁面上的訊息量;發文與返回按鈕使用直覺性顏色,綠色表示成功/確認、紅色表示取消/刪除。返回也可以改用X表示。
(中圖)
-標頭聯盟合併,分類採左右滑動選擇。
(右圖)
-按鈕與圓的結合,白色重點按鈕,圓的貫穿與外切表示先後層次。 Read More